简介?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而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称为"贡茶"和"眉茶"。贡茶的品质优于眉茶。 ? 基本介绍产地白茶是业内的统称,具体分为:以大叶种为原料的传统工艺制作是为白牡丹茶;以小叶种为原料的传统工艺制作是为贡眉;以大叶种或是小叶种片茶为原料的是为寿眉;以新工艺制作是为新工艺白茶。 白牡丹茶的主产地在福建省政和县,采用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为主要原料。这种茶身披白茸毛的芽叶成朵,宛如一朵朵白牡丹花。 功效有润肺清热的功效,常当药用。且茶中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茶多酚、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提神醒脑、镇静降压、防龋坚齿、解毒利尿、除腻化积、减肥美容、养颜益寿、防治流感、防御辐射、防癌抗癌等诸多功效,是当今公认最安全又营养的绿色健康饮品。 属性白牡丹属白茶类,它以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 特征白牡丹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芽叶连枝,叶缘垂卷,叶态自然,叶色灰绿,夹以银白毫心,呈"抱心形",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冲泡后绿叶衬嫩芽,宛如蓓蕾初绽花朵,绚丽秀美。 ? 历史传说传说这种茶树是牡丹花变成的。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清廉刚正,因看不惯贪官当道,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母子俩骑白马来到一座青山前,只觉得异香扑鼻,于是便向路旁一位鹤发童颜、银须垂胸的老者探问香味来自何 ? 制作工艺其制作工艺关键在于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自然萎凋或复 精制工艺是在拣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进行烘焙,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保持香毫显现,汤味鲜爽。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成品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缘向叶背卷曲,芽叶连枝,叶面色泽呈深灰绿,叶背遍布白茸毛;香毫显,味鲜醇;汤色杏黄或橙黄清澈;叶底浅灰,叶脉微红。其性清凉,有退热降火之功效,为夏季佳饮。主要出口港澳地区。 ? 药用价值常饮白牡丹茶,有退热、祛暑之功效,为夏日佳饮。令人精神愉悦、心旷神怡,且茶中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茶多酚、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提神醒脑、镇静降压、防龋坚齿、解毒利尿、除腻化积、减肥美容、养颜益寿、防治流感、防御辐射、防癌抗癌等诸多功效,是当今公认最安全又营养的绿色健康饮品。 ? 冲泡方法1、杯泡法。用杯泡:用200ml的大杯(适宜各种材质,玻璃杯最宜),取5g白茶用90度开水先温润闻香再用开水直接冲泡,一分钟后就可饮用。 2、盖碗法。用盖碗:取3g的白茶投入中盖碗,用90度开水温润闻香,然后像功夫茶泡法一样,第一泡45秒以后每泡延续20秒,就能品到清新的口味。 3、壶泡法。用壶泡:取7-10g的白茶投入壶中,用90度开水温润后用100度开水闷泡,45秒-60秒就可出水品饮,这样可以品到清纯中带醇厚的品味。 4、大壶法。用大壶:取10-15g的白茶投入壶中直接用90-100度开水冲泡。喝完直接加开水闷可以从早喝到晚,味道特别醇厚和清爽。 ? 禁忌1、一般来说,肾虚体弱者、心动过快的心脏病人、严重高血压患者、严重便秘者、严重神经衰弱者、缺铁性贫血者都不宜喝很浓的白牡丹茶。 2、空腹的人不宜空腹喝白牡丹茶。 3、老年人一般每人每天只要5克就足够,老年人更不宜喝太多。饮多了就会"物极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 ? 贮存方法冷库贮藏 以采用低温、低湿、封闭式的冷库贮藏为宜,其保鲜效果好而经济。一般库房要求温度不超过5℃湿度控制在60%以下。建造一座容积丈180立方米的冷库,可贮放茶叶1.5万公斤。茶叶经8个月贮藏,品质基本不变,叶绿素含量是常规贮藏的2倍,维生素C含量是常规贮藏的4倍。 石灰块保藏法 在不设冷库的条件下,大批量高档白牡丹茶,在收购以后暂不动用的,为防止质变,进行临时性贮存,一般都采用石灰块保藏法,利用石灰块的吸湿性,使茶叶保持充分干燥。其方法是选用口小肚大、不易漏气的陶坛为装茶器具。 贮放前将坛洗净晾干,用粗草纸衬垫坛底。用白细布制成石灰袋,装生石灰块,每袋0.5公斤。将待藏茶叶用软白纸包后,外扎牛皮纸包好,置于坛内四周,中间嵌入1只~2只石灰袋,再在上面覆盖已包装好的茶包,如此装满为止。装满坛子后,用数层厚草纸密封坛口,压上厚木板,以减少外界空气进人。 |
关于本网图文信息之声明
①百科信息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②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需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电话:0571-5692-6766。
④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沏茶网所有。
最新资讯
白牡丹茶和寿眉茶哪个…11-17
白牡丹茶属于什么茶?07-07
白牡丹茶属白茶什么人…07-07
白牡丹茶外形、香气、…07-07
白牡丹茶和贡眉茶产地…07-07
白牡丹茶属白茶什么人…07-07
白牡丹茶有四种不同的…07-07
白牡丹茶的历史典故07-06
白牡丹茶由来的传说介绍07-06
白牡丹茶文化历史及品…07-06
热门问答
实用??●??工具
- 04-27金银菊花茶
- 04-27中国的饮茶风俗之五:蒙…
- 06-07龙潭茶叶公司第四期新员…
- 06-07西十区:网上可以买到便…